還記得前幾天有跟大家分享「提親篇」嗎?

Kimi要與大家進階分享囉!

今天要跟大家來聊聊「訂婚」以及「六、十二禮」

傳統習俗-訂婚:

訂婚講白話一些就是屬女方的主辦的喜宴,又稱為「文定」,傳統一點又稱「納吉」

訂婚當天,男方主婚人、親友及準新郎、媒人前往女方家中進行文定儀式

千萬要記得喔!前往女方家文定的車輛及人數一般為雙數

訂婚六禮、十二禮:

一、 聘金:分為大聘和小聘。一般來說,大聘通常為彰顯夫家體面。

而小聘則是一般的行聘。聘金應使用紅包袋或紅紙包覆。

近年來,也有為了安全起見,聘金一律改用「支票」呈現喔!

二、 金飾:金飾通常是由準婆婆準備,是給媳婦的見面禮。

訂婚當天新娘會將這些金飾載上表示對夫家的尊重,也代表了夫家對媳婦的疼愛。

三、 大餅:即俗稱的漢餅,用於贈送遠親或一般街坊鄰居,收餅親友是可以不用回贈禮
金,有分享喜悅的用意。

四、 盒餅:盒餅又稱為小餅。一般祭祖時也會將少部份的盒餅與大餅一併用來祭拜祖
先,也是喜宴當中新人們分送的喜餅。

「現因時代改變,合婚餅多以各國喜餅替代。」

五、 禮香、禮炮、禮燭:禮香用「無骨透腳青禮香」拜祖先用,禮炮用大鞭炮和大火砲,
禮燭即是一對裝的龍鳳禮燭。男方需準備二組到女方家,女方收一組,回一組

六、 頭尾禮:頭尾禮通常以實用性高,常穿戴用品為主。如:衣服、手錶、皮包、鞋子。

上述的1-6項為文定中的「六禮」;若再增加以下六項,則為「十二禮」

一、四色糖:冬瓜糖、巧克力糖、冰糖和桔糖,四色糖的代表意義是希望新人感情可以像糖甜如蜜。

二、 豬肉:通常以豬腳代表。女方會將此分切,分贈前來參加婚禮的女方親友。

三、醃雞、生雞:代表婚姻能夠穩固,一片祥和,也是希望男女結婚後能幸福美滿。

四、酒:米酒用於祭祖祈求保佑全年平安,亦可搭配其他酒類如:啤酒、紅酒…等分送親友。

五、麵線:麵線象徵新人婚姻幸福美滿,千里姻緣一線牽,亦有長壽及健康之意。

六、其它類:罐頭、喜花和禮品,這些就比較沒有限制。可以準備鮑魚或高級罐
頭,香腸、尤魚等等。

 

現在要跟大家開始說明文定流程囉!

一、 男方家中祭祖:
男方訂婚出發前,通常會由長輩帶新郎向祖先祈求順利平安。

二、 男方出發:
男方訂婚出發需備齊,大餅、小餅、金飾、聘禮等…。

三、 納采、迎賓:
車隊到達女方家,媒人先下車,準新郎最後才能下車,由新娘的兄弟或幼輩開車門請出新郎,

新郎則以紅包回禮予開車門之人。

四、 納徵:
過大禮時,男方會請親友約同媒人帶聘金、聘禮到女方家中

媒人將大聘小聘、金飾交予女方家長。

五、 奉甜茶:
奉甜茶由好命婆將準新娘引出聽堂,男方則依輩分依序就坐,喝茶順序準新郎為最後一位

而準新娘則改口稱夫家親友為爸爸、媽媽、老公…等。

六、 壓茶甕:
準新娘奉甜茶後稍作迴避,待夫家準備喝茶禮。夫家將喝茶禮紅包捲起並放入杯中。

七、 戴戒指:
戒指分為金戒與銅戒代表「永結同心」。準新娘坐上高腳椅,雙腳同時放上矮圓凳。

戴戒指先戴新娘中指再戴新郎中指。而準婆婆則替新娘戴上項鍊、首飾為見面禮之意。

八、 女方家中祭祖:
請新娘之舅父點燃燭香,女方需給母舅「點燭禮」。

祭拜香柱插入爐時,一次插定不可重插。

九、 訂婚宴:
宴客北部只請訂婚一次,南部會請訂婚(規模較小)、歸寧(規模不輸結婚),訂婚
宴時菜上到魚,男方就會先行離席。

 

也因為現在有許多長輩越來越現代化,許多繁瑣的禮俗都漸漸省略。

所以Kimi也分享一下,自己帶文定的流程給大家參考!

男方進門後,由媒人介紹雙方家長及其至親相互認識

 

好命婆牽準新娘進來交手給媒婆。

 ↓

新娘奉甜茶,媒人婆介紹長輩親友。


準新娘遞完茶後,媒人婆請準新娘迴避。


準新娘收杯子,長輩和準新郎給紅包,壓茶。

媒人婆引領準新娘走至坐高腳椅。

新娘坐在高腳椅,準新人交換戒指。

(新郎先幫新娘戴上戒指後在換新娘幫新郎戴上戒指)

準婆婆替新娘戴上金飾(從頭到尾)

岳母替新郎戴上項鍊或其他禮物


雙方父母送禮和收禮,大聘或小聘時和金飾,拍照。

雙方親友與新人合影

以上的習俗以及文定流程,僅供參考喔!

各地習俗還是會有不同

記得要先詢問雙方長輩是否有特殊流程或習俗

才不會在過程中因為漏掉了部分重要禮俗而失禮。

 

給大家參考!希望對各位有幫助喔!

arrow
arrow

    婚禮主持人-Ki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